
3月4日是“世界肥胖日”
今年的主题是
“改变系统,更健康的生活”
(Changing Systems, Healthier Lives)
呼吁将关注点从个人转移到塑造我们健康的系统上,通过改变这些系统来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身体质量指数,是BMI(Body Mass Index)指数,简称体质指数,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。计算公式为:BMI=体重(kg)÷身高²(m)。理想体重(kg)=目前身高(cm)-105(cm)。


医学研究已经证明,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,并可能带来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。脂肪组织过多的质量效应或其直接的代谢效应,还与各种慢性病发生相关,包括糖尿病、脑卒中、冠状动脉疾病、高血压、呼吸系统疾病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骨关节炎和胆石症。肥胖甚至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。此外,肥胖可能给个体带来不良心理和社会后果。


1、发育型肥胖
2、产后型肥胖
3、压力型肥胖
在社会工作和生活过程中,因为缺乏应对压力的心理状态,导致饮食不规律,以及应酬饮酒多,诱发肥胖。
4、代谢型肥胖
随着年龄增长,肌肉丢失,代谢下降,能量积聚,脂肪合成增加,导致的肥胖。
5、病理性肥胖
因为甲减、多囊、库欣病、抑郁症等导致的肥胖;包括因为疾病服用激素、抗抑郁药等导致的肥胖。
1、饮食管理:少食多餐,注意营养搭配



2、体育锻炼:不仅减重,还防反弹
建议以有氧运动(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)结合抗阻训练(深蹲、俯卧撑、仰卧起坐等)作为减重的运动方式。

编辑:黄琴
审核:王大鹏
资料来源于网络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【作者: 来自: 校医院 审核: 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