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结核不可怕,不了解才尴尬

发布者:朱玉婷发布时间:2021-10-28浏览次数:16

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(WHO)将每年3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(World Tuberculosis Day),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·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。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。


什么是肺结核

肺结核是结核病的一种,引起肺结核的元凶叫结合分枝杆菌,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。


传播途径有哪些

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,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传染。当肺结核病人咳嗽、打喷嚏、大声说话、唱歌时喷出的唾液飞沫含有大量的结核杆菌,健康人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飞沫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。


常见症状

咳嗽、咳痰超过2周,有时还伴有咯血、发热、胸闷胸痛,低热、盗汗、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月经失调、体重减轻等症状。


如何预防

任何疾病的预防都胜于一切,结核病也不例外。只要方法正确,不会给结核杆菌一丝“觉醒”的机会。


随地吐痰,咳嗽、打喷嚏时掩口鼻,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。


请记住

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,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,不隐瞒病情、

带病上课。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治疗,严格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查。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,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,如果必须去,需要佩戴口罩。要树立治愈的信心,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,绝大多数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,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。



【作者:     来自: 校医院    审核: 】